layout | title | description | permalink |
---|---|---|---|
page |
About |
关于我 |
/about.html |
之前在少数派写过一篇自我介绍,之后发现自己的博客的 About 反而写的不如这篇认真,不如就把之前写的整理一下发到 About。
哈喽,大家好,我通常在网上都叫自己 Ein Verne,仅仅是之前起的英文名,就一直用下来了,平时也常常写写 文章,但总是不知不觉中就变成了学习笔记。
我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其实也就是什么都不会,日常看看电影,书,偶尔写写博客,影评,都非专业,发发自己所思所想而已。算是曾经的谷粉,但渐渐的便不再依赖于 Google 的服务,尤其是在 Google Reader, Google Plus 关闭后,2019 年对于我来说也算是一个逃离 Google 的一年,我将我使用的 Google 服务中的个人数据陆陆续续迁移到本地来保存(Google Reader -> Miniflux, Play Music -> Plex/Swinsian, Picasa/Google Photos -> 本地 NAS, Gmail -> Self-hosted domain mail box/Cloudflare Email Routing, Google Drive -> Syncthing) ,当然很可惜到目前为止我依然没有办法完全逃离,毕竟现在还天天在用 Gmail,Google Calendar,YouTube 等等。
4 年前因为 Running Man 接触了韩综,自此便像是发现了一片新天地,从韩综,到韩影,到韩国历史和政治,发现韩国近百年的历史何其的相似,结局又何其的不同。一边惊叹于普通人坚定顽强的意志力,一边又惊叹于从下至上的团结力。2020 年刚刚颁发的奥斯卡《寄生虫》就从侧面印证这一点,韩国影人前扑后继,一步比一步走得扎实。个人也陆陆续续的自学韩语多年,目前已经可以简单的交流,看剧大致也能听懂了。
2023 年初,我来到了日本工作,我把我的日语学习笔记放到了这里,我也新开了一个博客专门用来记录日本的生活。如果你有任何关于日本想要了解的方面,也欢迎通过下面的联系方式来找到我。
我是一个 Podcast 狂热分子,这些年也听了不少很有意思的播客,一直想自己做一档节目,思考过桌游,读书,但最后还是没有下文。
我不是一个游戏爱好者,之前最多也就是玩一些益智手机游戏,Mini Metro, Dark Echo, Osmos HD 等等,不过去年入手 Sony PS4 后就又像是新打开了新世界的一扇大门,玩了《神秘海域 4》,《Horizon Zero Dawn》,《战神》,尤其是 《Horizon Zero Dawn》之后发现原来游戏可以有如此的沉浸感,故事性也极强,就像是一个超长的第一人称电影。
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哪一个领域都想去了解一下,所以时常保持一颗好奇心,希望可以到各个领域去认识不同的人。
目前我的主要桌面平台是 Linux Mint / Ubuntu with Cinnamon Desktop macOS M1 Pro,2020 年购入的第一台 Mac,移动平台主要是 Android(OnePlus 7 Pro) iOS(iPhone 13 -> iPhone 15 Pro Max),一台 MSI 的笔记本跟随着我已经 6 年,我扩展到 16G 内存,增加了三块硬盘,目前看来跑 Linux Mint 毫无压力,再战三年应该问题不大。2023 年节点为止主力办公电脑已经更换成 MacBook M1 Pro 16+512GB。
我的手机是 OnePlus 7 Pro,我原本以为 iOS 可以比 Android 流畅一些,谁想 iOS 也是越用越卡,所以去年又换回了一加,不过至此我已经搜集了 OnePlus 1, OnePlus 3, OnePlus 7 三代了。 在 2022 年中的时候将手机更换成了 iPhone 13,原来的 OnePlus 7 Pro 作为备用机,主要更换的理由就是目前电池电量有非常严重的问题,并且随着使用系统也常常遇到卡顿的情况。2024 年 10 月更换成了 iPhone 15 Pro Max 台版 512GB 用以替换空间不足的 13。
去年在发觉自己看 PDF 需求极大的情况下购入了 Boox Note Pro,极大的代替了 Kindle 在看 PDF 时的问题,11 寸电子墨水屏带来的阅读乐趣也是 Kindle 不能比拟的。至于为什么没有买 iPad,我是觉得没有必要,我的目的如果只是用来看 PDF 的话,不需要 iPad 那么多的功能来分散注意力。"Do one thing, and do well" 就够了,等哪一天我真正想要用 iPad 的时候再入不迟。
剩下的一些设备要不就是开机 24 小时跑程序或者下载的,要不就是晚上回家躺到床上享受高清电影的,用 NAS 下载后再局域网用 Android 盒子 Kodi 打开,输出到投影,享受 100 寸大屏的沉浸感。
- 智能手机:iPhone 15 Pro Max
iPhone 13OnePlus 7 Pro&iPhone 7 - 平板电脑:[[Boox Note Pro]] 用来看 PDF & Kindle 4 阅读其他电子书
- 耳机:Google Pixel Buds
Sony MDR 1000x 秋冬戴保暖& Sony WI-1000x 春夏戴 - 电脑:
MSI GE60 with Linux Mint 19.2/ MacBook Intel / MacMini M1 / MacBook Pro M1 Pro - 显示器:Benq
- 微型电脑:Raspberry Pi 2B
- NAS:QNAP TS-453Bmini / 迎广 MS04 + J3455
- 投影:BenQ W1070+
- 电视:[[Hisense 50E6G]]
- 盒子:Phicomm T1 & Phicomm N1
- 路由器:Phicomm K3 & Netgear WNDR3800 with OpenWrt & xiaomi r3g & Asus RT-AC86U
- 主机
- PlayStation 4 Pro,如果你也玩 PS4,欢迎一起来玩,我的 PSN:einverne_hk
- Switch
- 软路由:倍控 3865U 6 口千兆软路由+金士顿 8GB DDR4 2666 内存 + 金士顿 256 GB SSD mSATA
- 麦克风:[[Blue Yeti]]
说到 App,个人有一个选择的准则,我的大部分应用都是跨平台的,工具类应用我无法忍受广告,而内容类应用都必须可以导出自己的数据。所以基于我的个人的准则我的首屏可以分成这几类。
- 输入法:RIME,一个随时随地适合我习惯的输入法
- 资讯类:
InoReader 推荐过很多回现在虽然 RSS 看得少了,但希望之后慢慢再捡起来(2023 年我又开始用 Miniflux 来阅读文章了),Twitter,在 Google Plus 关闭后很久后选择开始用起来,不过也不是经常发,已经对社交媒体不关心了。 - 个人管理:Trello,Google Calendar,Trello 又是一个可以展开多个篇幅的内容,总之它已经成为了我唯一的 GTD 工具,加上和其他比如 Calendar 的配合,非常完美。Calendar 是作为桌面 Widget 存在的,代办事项,设定的周期性目标,活动,提醒都可以在上面展示。
- 笔记:
WizNote 多年来一直用的它,跨平台同步也没有其他能代替了。在 Obisidian 出现之后,我就全面换成了 Obsidian。 - 播客:Google Podcasts,至今为止我还安装了 Pocket Casts, Breaker, Anchor ,但用的最多的还是 Google Podcasts,似乎是最全的。随着小宇宙的上线,有些时候听中文播客也会用小宇宙。
- IM 类:Telegram,WeChat 自不必多说。个人写了一个 @kindlepush_bot 用来发送电子书到 Kindle 。
- 音乐类:Plex 串流,Swinsian 本地播放,辅助以网易云音乐和 YouTube,7 年云音乐用户,没版权没关系,2T 的云盘何用,youtube-dl 下载最好音质 YouTube 视频,ffmpeg 转码,然后上传到云盘,间接版权。
- 邮件:Gmail,个人很多重要的邮件和通知都依靠它。
- 密码:
LastPass + Authentication,密码+二步验证,买过一年 LastPass 后来发现它把最重要的会员功能下放了,后面就没续费,Authentication 可以同步二步验证,尝试过一些可以备份二步验证的服务,有个服务还曾经弄丢过,就一直 Authentication 了,没遇到啥大问题。全面切换成了 Bitwarden,不过二步验证目前还没有完全迁移到 Bitwarden,不过最终都会迁移到 Bitwarden。 - 索引类:豆瓣和 Wikipedia,2023 年还需要加上 ChatGPT,我关心一个词条,结合这两个应用可以给我一个大致清晰的介绍。
- 学习:多邻国,Anki,沪江开心词场,Eudic,Moon+ Reader,
- 词典:GoldenDict 唯一的选择
- 其他:
Ice Box,可以冰冻其他应用的应用。 - 浏览器:Chrome,唯一浏览器,毕竟桌面版积累的书签和习惯太多了,加上 Google 的标签同步,可以让我随时随地的起身就走而不用关系之前在桌面版流量到哪里,直接用移动版就可以直接同步到桌面版的内容。不过一直在观察 vivaldi 浏览器
当然这上面提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好多不错的到时候再另起篇幅吧。写到这里才发现文档上让写三到四个,不知不觉就写了很多。
为知笔记:续费了多年的笔记服务,笔记跨平台,同步速度个人觉得不错,Chrome 的剪切插件不错,可以发送邮件保存文章不错,可以保存微信文章不错。 换成了 Obsidian,因为 Obsidian 使用 markdown 格式,直接用 Syncthing 同步就好了。
AWS:服务器用处多了,放 Telegram Bot,放网站等等。续费了很久以前的一家叫做 Directspace 的服务提供商 VPS,然后还有一台腾讯的 1M 带宽的机器,以及 Oracle 的机器。
有一台能够自主决定安装什么服务的机器,可以解决很多订阅制服务的问题。
上面已经列了很多的 App,但如果要说如何使用设备和 App 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拿 Trello 和 Google Calendar 举例子吧。都知道 Trello 有自己的网页版,我也会安装 Trello 在 Chrome 上的官方扩展,以及 Plus for Trello,而 Calendar 我也会安装 Chrome 的扩展 Checker Plus for Google Calendar,每当我有任何想法的时候都会添加到 Trello 的卡片中。然后如果以后有时间,我会统一整理 Trello 中的待办事项,用 Plus for Trello 预估时间,并将卡片分配给我自己,这样后台就会触发 IFTTT,自动在 Calendar 中创建一个分配给我的任务。然后在分配好的时间内,点开 Trello 的卡片,用 Plus for Trello 计时,最后看耗时多少。
如果 100 元是一个硬性的规定的话,那么就只能推荐一下魔方插座了,很小的魔方,却有很多个插头,当时出门旅行的时候买的,发现很好用,后面就有买了几个,即不占地方,也可以省了 USB 充电头,不过我买的似乎并不支持快充。
要推荐的话很想推荐 UbikiTouch,一个 Android 上专有的手势导航,但个人并不想推荐平台专属的应用,所以推荐 Joplin,一个跨平台开源的笔记应用,我观察了很久,以前 Chrome 扩展不是好用,但现在已经非常完美了。用 NextCloud WebDAV 实时同步,和我常年在使用的 WizNote 比起来,在本地还是非常的快的,支持调用外部编辑器,这样就可以调起 Vim 来编写了。
目前我只会推荐 Obsidian 一个应用了。似乎目前 Obsidian 算不上鲜有人知的应用了,等下次发现更好玩的应用再分享吧。
这是一个托管在 Github Page 上面的个人博客,就像我在 Blogger 关于 页面中说过的,关于页面一直不知道说什么,勉勉强强凑凑字数罢。我原先的博客在 WordPress 上,但是后来嫌麻烦需要管理服务器,保证服务器一直在线,所以转到了 Blogger,当然 Blogger 还一直在更新,只是从我 15 年开始,大部分的内容都属于转载了,原因归咎于我发现了 IFTTT 的神奇妙用,所以我以 Blogger 为中心,InoReader 中转播的内容自动转发到 Blogger 存档,而 Blogger 发布内容之后分享到各大社交网站,Twitter,Weibo,所以也挺好玩的,我看 RSS,然后整个服务就自动在背后执行了。而另外一个契机就是,我开始使用 Markdown,虽然能够找到 stackedit 来在线将 Markdown 转成 html 然后发布到 Blogger,但是在我看来依旧比较怪异,所以在我保存了大部分的 Markdown 文档之后就转到 Jekyll 了。
这个博客在jekyllbootstrap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让我觉得更加舒服的修改,其中也参考了一些其他的博客和代码,最后就是看到得这个样子了。今天勉强把关于页面给添上,然后就这样吧。博客内容会比较杂乱,因为我也并不清楚我会写什么东西,但总之就是几大类,技术文章,学习笔记,思考感悟,整理合集,产品体验,经验总结。技术文章可能又分很多,看具体想写什么吧;学习笔记就当记录学习的过程;思考感悟就是胡诌了,随便看看就行;整理合集会把某一类的某些好用的工具汇总一下;而产品体验就如名字分类一样,就是产品体验报告,个人的体验权当参考;经验总结这个分类就是写一些如何 XX,什么是 XX 之类的总结文。而其他的分类可能会增加,我也说不清楚。就像之前定义 Blogger 说“我的想法,学习过程,有关 Google 的事情”,可是到最后什么文章都有。
或者你可以通过下面的邮箱地址来找到我:
echo "aUBlaW52ZXJuZS5pbmZvCg==" | base64 -d
或者你可以通过 Telegram 来联系我。
- 日本生活记录,主要记录在日本的生活,分享关于日本的一切
- EV 的投资笔记,主要记录投资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和笔记
- Bilibili 哔哩哔哩,分享发现的有趣有用的 AI 工具,效率工具
- EV 实验室 YouTube,分享发现的有趣有用的 AI 工具,效率工具
- EV 的好物分享,分享发现的好物,产品,工具
- 个人在线相册
- 暮色时光 和朋友的闲聊播客
- Kindle Push 之前练手 Python 的图书站点
- Kindle 笔记
- 各服务的状态,借助 Freshping 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