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let(Server Applet),即小服务程序或服务连接器。Servlet 是 Java 编写的服务器端程序,具有独立于平台和协议的特性,主要功能在于交互式地浏览和生成数据,生成动态 Web 内容。
- 狭义的 Servlet 是指 Java 实现的一个接口。
- 广义的 Servlet 是指任何实现了这个 Servlet 接口的类。
Servlet 运行于支持 Java 的应用服务器中。从原理上讲,Servlet 可以响应任何类型的请求,但绝大多数情况下 Servlet 只用来扩展基于 HTTP 协议的 Web 服务器。
Servlet 技术出现之前,Web 主要使用 CGI 技术。它们的区别如下:
- Servlet 是基于 Java 编写的,处于服务器进程中,他能够通过多线程方式运行 service() 方法,一个实例可以服务于多个请求,而且一般不会销毁;
- 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即通用网关接口。它会为每个请求产生新的进程,服务完成后销毁,所以效率上低于 Servlet。
版本 | 日期 | JAVA EE/JDK 版本 | 特性 |
---|---|---|---|
Servlet 4.0 | 2017 年 10 月 | JavaEE 8 | HTTP2 |
Servlet 3.1 | 2013 年 5 月 | JavaEE 7 | 非阻塞 I/O,HTTP 协议升级机制 |
Servlet 3.0 | 2009 年 12 月 | JavaEE 6, JavaSE 6 | 可插拔性,易于开发,异步 Servlet,安全性,文件上传 |
Servlet 2.5 | 2005 年 10 月 | JavaEE 5, JavaSE 5 | 依赖 JavaSE 5,支持注解 |
Servlet 2.4 | 2003 年 11 月 | J2EE 1.4, J2SE 1.3 | web.xml 使用 XML Schema |
Servlet 2.3 | 2001 年 8 月 | J2EE 1.3, J2SE 1.2 | Filter |
Servlet 2.2 | 1999 年 8 月 | J2EE 1.2, J2SE 1.2 | 成为 J2EE 标准 |
Servlet 2.1 | 1998 年 11 月 | 未指定 | First official specification, added RequestDispatcher, ServletContext |
Servlet 2.0 | JDK 1.1 | Part of Java Servlet Development Kit 2.0 | |
Servlet 1.0 | 1997 年 6 月 |
- Servlet 是一个运行在服务器上的 Java 类,依靠服务器支持向浏览器传输数据。
- JSP 本质上就是 Servlet,每次运行的时候 JSP 都会被编译成 .java 文件,然后再被编译成 .class 文件。
- 有了 JSP,Servlet 不再负责动态生成页面,转而去负责控制程序逻辑的作用,控制 JSP 与 JavaBean 之间的流转。
- JSP 侧重于视图,而 Servlet 侧重于控制逻辑,在 MVC 架构模式中,JSP 适合充当视图 View,Servlet 适合充当控制器 Controller。
Servlet 生命周期如下:
- 加载 - 第一个到达服务器的 HTTP 请求被委派到 Servlet 容器。容器通过类加载器使用 Servlet 类对应的文件加载 servlet;
- 初始化 - Servlet 通过调用 init () 方法进行初始化。
- 服务 - Servlet 调用 service() 方法来处理客户端的请求。
- 销毁 - Servlet 通过调用 destroy() 方法终止(结束)。
- 卸载 - Servlet 是由 JVM 的垃圾回收器进行垃圾回收的。
<%@ page isThreadSafe="false" %>
- HttpServletRequest 的 getParameter() 方法。
- HttpServletRequest 的 getParameterValues() 方法。
- HttpServletRequest 的 getParameterMap() 方法。
- setAttribute(String name,Object):设置名字为 name 的 request 的参数值
- getAttribute(String name):返回由 name 指定的属性值
- getAttributeNames():返回 request 对象所有属性的名字集合,结果是一个枚举的实例
- getCookies():返回客户端的所有 Cookie 对象,结果是一个 Cookie 数组
- getCharacterEncoding():返回请求中的字符编码方式
- getContentLength():返回请求的 Body 的长度
- getHeader(String name):获得 HTTP 协议定义的文件头信息
- getHeaders(String name):返回指定名字的 request Header 的所有值,结果是一个枚举的实例
- getHeaderNames():返回所以 request Header 的名字,结果是一个枚举的实例
- getInputStream():返回请求的输入流,用于获得请求中的数据 getMethod():获得客户端向服务器端传送数据的方法
- getParameter(String name):获得客户端传送给服务器端的有 name 指定的参数值
- getParameterNames():获得客户端传送给服务器端的所有参数的名字,结果是一个枚举的实例
- getParameterValues(String name):获得有 name 指定的参数的所有值
- getProtocol():获取客户端向服务器端传送数据所依据的协议名称
- getQueryString():获得查询字符串
- getRequestURI():获取发出请求字符串的客户端地址
- getRemoteAddr():获取客户端的 IP 地址
- getRemoteHost():获取客户端的名字
- getSession([Boolean create]):返回和请求相关
- Session getServerName():获取服务器的名字
- getServletPath():获取客户端所请求的脚本文件的路径
- getServerPort():获取服务器的端口号
- removeAttribute(String name):删除请求中的一个属性
- request:包含客户端请求的信息;
- response:包含服务器传回客户端的响应信息;
- session:主要用来区分每个用户信息和会话状态;
- pageContext:管理页面属性;
- application:服务器启动时创建,服务器关闭时停止,保存所有应用系统中的共有数据,一个共享的内置对象(即一个容器中的多个用户共享一个 application 对象);
- out:向客户端输出数据;
- config:代码片段配置对象,用于初始化 Servlet 的配置参数;
- page:指网页本身;
- exception:处理 JSP 文件执行时发生的错误和异常,只要在错误页面里才能使用。
- page:一个页面;
- request:一次请求;
- session:一次会话;
- application:服务器从启动到停止。
- jsp:forward - 执行页面转向,把请求转发到下一个页面;
- jsp:param - 用于传递参数,必须与其他支持参数的标签一起使用;
- jsp:include - 用于动态引入一个 JSP 页面;
- jsp:plugin - 用于下载 JavaBean 或 Applet 到客户端执行;
- jsp:useBean - 寻求或者实例化一个 JavaBean;
- jsp:setProperty - 设置 JavaBean 的属性值;
- jsp:getProperty - 获取 JavaBean 的属性值。
- 静态 INCLUDE:用 include 伪码实现,不会检查所含文件的变化,适用于包含静态页面<%@ include file="页面名称.html" %>。先合并再编译。
- 动态 INCLUDE:用 jsp:include 动作实现 <jsp:include page="页面名称 .jsp" flush="true"> 它总是会检查文件中的变化,适用于包含动态页面,并且可以带参数。先编译再合并。
- 效率上
- 转发(forward) > 重定向(redirect)
- 显示上
- 重定向(redirect):显示新的 URL
- 转发(forward):地址栏不变
- 数据上
- 转发(forward):可以共享 request 里面的数据
- 重定向(redirect):不能
- 请求次数
- 重定向(redirect)是两次
- 转发(forward)是一次
- GET:
- 从服务器上获取数据,一般不能使用在写操作接口
- 由 URL 所限制,GET 方式传输的数据大小有所限制,传送的数据量不超过 2KB
- 请求的数据会附加在 URL 之后,以?分隔 URL 和传输数据,多个参数用&连接
- 安全性差
- POST:
- 向服务器提交数据,一般处理写业务
- POST 方式传送的数据量比较大,一般被默认为没有限制
- 安全性高
- 请的求的数据内容放置在 HTML HEADER 中
- 域名解析
- TCP 三次握手
- 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 http 请求
- 浏览器发送请求头信息
- 服务器处理请求
- 服务器做出应答
- 服务器发送应答头信息
- 服务器发送数据
- TCP 连接关闭
- WebService 就是一个应用程序,它向外界暴露出一个能够通过 Web 进行调用的 API。
- 它是基于 HTTP 协议传输数据,这使得运行在不同机上的不同应用程序,无须借助附加的、专门的第三方 软件或硬件,就可以相互交换数据或集成。
由于 HTTP 协议本身是无状态的,服务器为了区分不同的用户,就需要对用户会话进行跟踪,简单的说就是为用户进行登记,为用户分配唯一的 ID,下一次用户在请求中包含此 ID,服务器根据此判断到底是哪一个用户。
- URL 重写:在 URL 中添加会话信息作为请求的参数,或者将唯一的会话 ID 添加到 URL 结尾,以表示一个会话。设置表单隐藏域:将和会话跟踪相关的字段添加到隐藏域中,这些信息不会在浏览器显示,但是提交表单时会提交给服务器。
- cookie:cookie 有两种:
- 一种是基于窗口的,浏览器关闭后,cookie 就没有了;
- 另一种是将信息存储在一个临时文件中,并设置其有效路径和最大存活时间。当用户通过浏览器和服务器建立一次会话后,会话 ID 就会随相应信息储存在基于窗口的 cookie 中,那就意味着只要浏览器没有关闭,会话没有超时,下一次请求时这个会话 ID 又会提交给服务器,让服务器识别用户身份。
- 在使用 cookie 时要注意几点:
- 首先不要在 cookie 中存放敏 感信息;
- 其次 cookie 存储的数据量有限(4k),不能将过多的内容存储 cookie 中;
- 再者浏览器通常只允许一个站点最多存放 20 个 cookie。
- 当然,和用户会话相关的其他信息(除了会话 ID)也可以存在 cookie 方便进行会话 跟踪;
- HttpSession:在所有会话跟踪技术中,HttpSession 对象是最强大也是功能最多的。当一个用户第一次访问某个网站时会自动创建 HttpSession,每个用户可以访问他自己的 HttpSession。可以通过 HttpServletRequest 对象的 getSession 方法获得 HttpSession,通过 HttpSession 的 setAttribute 方法可以将一个值放在 HttpSession 中,通过调用 HttpSession 对象的 getAttribute 方法,同时传入属性名就可以获取保存在 HttpSession 中的对象。
- 与上面三种方式不同的是,HttpSession 放在服务器的内存中,因此不要将过大的对象放在里面,即使目前的 Servlet 容器可以在内存将满时将 HttpSession 中的对象移到其他存储设备中,但是这样势必影响性能。
- 添加到 HttpSession 中 的值可以是任意 Java 对象,这个对象最好实现了 Serializable 接口,这样 Servlet 容器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将其序列 化到文件中,否则在序列化时就会出现异常。
1**
:信息性状态码2**
:成功状态码- 200:请求正常成功
- 204:指示请求成功但没有返回新信息
- 206:指示服务器已完成对资源的部分 GET 请求
3**
:重定向状态码- 301:永久性重定向
- 302:临时性重定向
- 304:服务器端允许请求访问资源,但未满足条件
4**
:客户端错误状态码- 400:请求报文中存在语法错误
- 401:发送的请求需要有通过 HTTP 认证的认证信息
- 403:对请求资源的访问被服务器拒绝了
- 404:服务器上无法找到请求的资源
5**
:服务器错误状态码- 500:服务器端在执行请求时发生了错误
- 503:服务器暂时处于超负载或正在进行停机维护,现在无法处理请求
(1)XML 文档有两种约束方式:
- DTD 约束
- Schema 约束
(2)XML 文档区别: 1 DTD 不符合 XML 的语法结构,schema 符合 XML 的语法结构; 2 DTD 的约束扩展性比较差,XML 文档只能引入一个 DTD 的文件。schema 可以引入多个文件; 3 DTD 不支持名称空间(理解包结构),schema 支持名称空间; 4 DTD 支持数据比较少,schema 支持更多的数据类型;
(3)解析方式主要有三种:
- DOM 解析:
- (a)加载整个 xml 的文档到内存中,形成树状结构,生成对象;
- (b)容易产生内存溢出;
- (c)可以做增删改
- SAX 解析
- (a)边读边解析;
- (b)不可以做增删改
- DOM4J 解析(hibernate 底层采用)
- (a)可让 SAX 解析也产生树状结构。
- (b)主要 api 开发步骤:
- 1)SAXReader.read(xxx.xml)代表解析 xml 的文档,返回对象是 Document;
- 2)Document.getRootElement(),返回的是文档的根节点,是 Element 对象;
- 3)Element:
- .element(...)-- 获得指定名称第一个子元素。可以不指定名称;
- .elements(...)-- 获得指定名称的所有子元素。可以不指定名称;
- .getText()-- 获得当前元素的文本内容;
- .elementText(...)-- 获得指定名称子元素的文本值
- .addElement()-- 添加子节点
- .setText()-- 设置子标签内容
- 4)XMLWriter.write("..")-- 写出
- 5)XMLWriter.close()-- 关闭输出流